logo

中煤集团

小程序
扫码关注小程序
首页>产品百科 热线电话:18660761688

排气上停与排气下停是保障硫化制品质量的关键环节

硫化机的操作流程中,排气上停与排气下停是保障硫化制品质量的关键环节,二者通过jing准控制模具开合与压力释放,直接影响产品的致密性、合格率及生产效率。

排气上停与排气下停是保障硫化制品质量的关键环节

排气上停指的是硫化机在合模过程中,上模上升至特定位置时暂停并执行排气动作。这一环节的核心作用是排出模腔内的空气、挥发物及多余胶料。当模具闭合至预设间隙(通常为 5 - 15mm),上模停止上升,此时模腔内尚未形成完全密封,借助压力差将气体从间隙中挤出。上停的时机与停留时长需根据胶料特性调整:例如天然橡胶因透气性较好,上停时间可设定为 2 - 3 秒;而合成橡胶如丁腈橡胶,可能需要延长至 4 - 6 秒,以避免气泡残留。若上停位置过高或时间不足,易导致气体困在制品内部,形成针孔或鼓包;若位置过低,则可能过早挤压胶料,造成飞边过厚。

排气下停则发生在排气动作结束后,上模下降至合模最终位置前的暂停状态。此时模具已接近完全闭合,通过短暂停顿(一般 1 - 2 秒)进一步释放残余气体,并使胶料在压力作用下充分填充模腔角落。下停的关键在于平衡压力与时间:压力不足会导致胶料流动性差,出现缺胶现象;压力过大则可能造成模具损伤或制品尺寸偏差。对于复杂结构的制品(如轮胎胎面、密封圈),下停阶段还能减少模具分型面的摩擦,延长模具使用寿命。

在实际生产中,排气上停与下停的参数需协同优化。例如生产薄壁橡胶制品时,需缩短上停时间以防止胶料提前固化,同时延长下停时间确保填充充分;而厚壁制品则需相反设置,避免内部气体无法完全排出。操作人员需通过观察制品表面状态(如是否有气泡、飞边)和实测尺寸,持续微调上停高度(通常通过机械限位或电子传感器控制)与下停压力,以实现最佳硫化效果。

总之,排气上停与下停是硫化机闭环控制中的重要节点,其jing准调控不仅能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,还能降低原料损耗与设备故障率,是橡胶制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。